描写动物 (758个)
-
741
不可胜言
- 成语拼音:
- bù kě shèng yán
- 成语解释:
-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
742
不失时机
- 成语拼音:
- bù shī shí jī
- 成语解释:
-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 成语出处:
-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
743
别有洞天
- 成语拼音:
- bié yǒu dòng ti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 成语出处:
- 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
744
大有人在
- 成语拼音:
- dà yǒu rén zài
- 成语解释:
-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 成语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
745
含苞欲放
- 成语拼音:
- hán bāo yù fàng
- 成语解释:
-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746
举不胜举
- 成语拼音:
- jǔ bù shèng jǔ
- 成语解释:
- 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 成语出处:
- 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
747
见缝插针
- 成语拼音:
- jiàn fèng chā zhēn
- 成语解释:
- 缝:缝隙;空子。看见缝隙就插针进去。比喻善于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时间和空间。
- 成语出处: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
748
见所未见
- 成语拼音:
- jiàn suǒ wèi jiàn
- 成语解释:
- 见到从来未见到的。形容所见者颇为新奇。
- 成语出处:
- 汉 扬雄《法言 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
749
渺无人烟
- 成语拼音:
- miǎo wú rén yān
- 成语解释:
-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 成语出处: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
750
视日如年
- 成语拼音:
- shì rì rú nián
- 成语解释: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 成语出处: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751
枉费工夫
- 成语拼音:
- wǎng fèi gōng fū
- 成语解释:
-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在纸上语。”
-
752
枉费日月
- 成语拼音:
- wǎng fèi rì yuè
- 成语解释:
- 枉:白白地。费:浪费。日、月:时间、光阴。白白地浪费时光。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管下县相视约束》:“不惟重扰灾伤人户,亦恐枉费日月,不能了办。”
-
753
望梅止渴
- 成语拼音:
- wàng méi zhǐ kě
- 成语解释:
-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754
无所不包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bù bāo
- 成语解释:
- 包:包容。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 成语出处:
- 东汉 王充《论衡》:“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
755
无所不有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bù yǒu
- 成语解释:
- 没有什么没有的。即应有尽有。
- 成语出处:
- 唐 李朝威《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
756
无所不在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bù zài
- 成语解释:
- 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 成语出处:
- 巴金《家》四:“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
-
757
杳无人迹
- 成语拼音:
- yǎo wú rén jì
- 成语解释:
- 见“杳无人迹”。
- 成语出处:
- 唐·常沂《灵鬼志·郑绍》:“至明年春,绍复至此,但见红花翠竹,流水青山,杳无人迹。绍乃号恸经日而返。”
-
758
杳无人烟
- 成语拼音:
- yǎo wú rén yān
- 成语解释:
- 谓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 描写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