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38036个)
-
401
兵不由将
- 成语拼音:
- bīng bù yóu jià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 成语出处:
- 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
402
八百姻娇
- 成语拼音:
- bā bǎi yīn jiāo
- 成语解释:
- 姻娇:美女。指美女众多
- 成语出处: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双瞎,便宜的八百姻娇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
-
403
彬彬有礼
- 成语拼音:
- bīn bīn yǒu lǐ
- 成语解释: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
404
不拔一毛
- 成语拼音:
- bù bá yī máo
- 成语解释:
- 形容非常吝啬
- 成语出处:
-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
405
兵不厌权
- 成语拼音:
- bīng bù yàn quán
- 成语解释:
- 见“兵不厌诈”。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
406
百不一爽
- 成语拼音:
- bǎi bù yī shuǎng
- 成语解释:
-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 成语出处:
- 《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
407
百不一遇
- 成语拼音:
- bǎi bù yī yù
- 成语解释:
-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
408
本本源源
- 成语拼音:
- běn běn yuán yuán
- 成语解释:
- 本本:根本;源源:源头。多指事物的根源和本相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从头至尾,抹角转弯,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
-
409
兵不厌诈
- 成语拼音:
- bīng bù yàn zhà
- 成语解释:
- 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
410
不便之处
- 成语拼音:
- bù biàn zhī chù
- 成语解释:
- 指不方便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4回:“阿珠要自己去劝,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亦不敢上楼。”
-
411
卑不足道
- 成语拼音:
- bēi bù zú dào
- 成语解释:
- 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 成语出处:
- 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
412
不败之地
- 成语拼音:
- bù bài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
413
八拜之交
- 成语拼音:
- bā bài zhī jiāo
- 成语解释: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 成语出处: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
414
败兵折将
- 成语拼音:
- bài bīng zhé jiàng
- 成语解释:
-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
415
百般折磨
- 成语拼音:
- bǎi bān zhé mó
- 成语解释:
-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成语出处:
-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
416
北鄙之声
- 成语拼音:
- bēi bǐ zh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 成语出处:
- 见“北鄙之音”。
-
417
不宾之士
- 成语拼音:
- bù bīn zhī shì
- 成语解释: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
418
悲不自胜
- 成语拼音:
- bēi bù zì shèng
- 成语解释: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成语出处:
-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
419
不辨真伪
- 成语拼音:
- bù biàn zhēn wěi
- 成语解释:
-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
420
不白之冤
- 成语拼音:
- bù bái zhī yuān
- 成语解释: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