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语 (1050个)

74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成语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yān zhī fēi fú
成语解释: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成语出处:
《病玉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眼前不信俺的话也罢,到了日后,才觉得俺不是说笑话哩。”
742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成语拼音:
shùn wǒ zhě chāng,nì wǒ zhě wáng
成语解释:
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违背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独裁统治。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743

顺我者吉,逆我者衰

成语拼音:
shùn wǒ zhě jí,nì wǒ zhě shuāi
成语解释:
顺:顺从;吉:吉利;逆:违逆;衰:衰败。顺从我的就会吉利,违背我的就会衰亡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20卷:“承玄步虚,上蹑玉机,衣斗履斗,流铃焕威,顺我者吉,逆我者衰,我行天真,万里廓开。”
744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成语拼音:
shùn wǒ zhě shēng,nì wǒ zhě sǐ
成语解释:
顺从我的心意才能生存,违抗我的心意就要灭亡。
成语出处:
语出《庄子 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745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成语拼音: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746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成语拼音:
shān yīn dào shàng,yìng jiē bù xiá
成语解释: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747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成语拼音: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成语解释:
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成语出处:
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748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成语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
成语解释: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成语出处:
《缨络经 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749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成语拼音:
shuō yī shì yī,shuō èr shì èr
成语解释:
说话算数,确定不移。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75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成语拼音:
shàng yǒu tiān táng,xià yǒu sū háng
成语解释:
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751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成语拼音:
shì zhī bù jiàn,tīng zhī bù wén
成语解释: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752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成语拼音:
shī zǐ bó tù,yì yòng quán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成语出处: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75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成语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语解释: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54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成语拼音:
sǐ zhū gé néng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语解释: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成语出处:
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755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成语拼音:
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语解释:
指人虽死,余威犹在。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成语出处:
《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756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成语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
《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757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758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语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成语解释: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成语出处:
《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重始也。”
759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成语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成语解释: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760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成语拼音:
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
成语解释:
江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驰:心神向往;魏阙:指朝廷。指虽不为官,仍关怀朝政
成语出处:
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 。”
* 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