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成语 (871个)
-
741
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 成语拼音:
- yuàn wén xiǎn jù,yǐ hé lǐ shí
- 成语解释:
- 愿意听到明显的证据,以核实事理与客观实际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祖冲之《辩戴法兴难新历》:“夫为合必有不合,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
742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成语拼音:
- yòu wǔ yòu yǐ jí rén zhī yòu
- 成语解释:
- 幼:爱护。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743
云雾之盛,顷刻而讫
- 成语拼音:
-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
- 成语解释:
- 盛:大;顷刻:一会儿;讫:完结。云雾再大,转眼间就会散净。比喻某种势力不会长久
- 成语出处:
- 汉·魏朗《魏子》:“云雾之盛,顷刻而讫;暴雨之盛,不过终日。”
-
744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成语拼音:
- yǎng xiǎo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 成语解释:
-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745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 成语拼音:
- yǒu xíng kě jiǎn,yǒu shù kě tuī
- 成语解释:
- 推:推求。有形迹可检验,有数据可推求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祖冲之《辨戴法兴难新历》:“迟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
746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 成语拼音:
-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 成语解释:
-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 成语出处: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
747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成语拼音:
-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
- 成语解释:
-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748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成语拼音:
- yīng xióng wú mì sūn zhòng móu chù
- 成语解释:
- 觅:寻找;孙仲谋:孙权。无处寻找出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了
- 成语出处: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749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成语拼音:
-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
- 成语解释:
-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750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成语拼音:
- yī yè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 成语解释:
- 蔽:遮挡;泰山:山名。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成语出处:
- 《鹗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
751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 成语拼音:
- yǒu yuān bào yuān,yǒu chóu bào chóu
- 成语解释:
- 报:报复,抵偿。指对造成冤枉、仇恨的人进行报复,使其作出抵偿
- 成语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武松虽是粗卤汉子,便死也不怕,还省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并不伤犯众位,只烦高邻做个证见。”
-
752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 成语解释:
- 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成语出处:
-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
753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成语拼音:
-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 成语解释:
-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754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成语拼音:
- yuè yūn ér fēng,chǔ rùn ér yǔ
- 成语解释:
-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 成语出处:
-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755
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 成语拼音:
- yú yóu fèi dǐng,yàn cháo fēi mù
- 成语解释:
- 沸:开水;鼎:古代锅类器皿;巢:筑巢。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756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 成语拼音:
- yú yóu fèi fǔ,yàn chǔ wēi cháo
- 成语解释:
- 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 成语出处:
- 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
757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 成语解释:
- 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 成语出处:
- 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
758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 成语解释:
- 皂:黑色。话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话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
759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成语拼音: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 成语解释:
- 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成语出处: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760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 成语拼音:
- 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
- 成语解释:
- 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
- 成语出处:
-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故知词也者,言有尽而音意无穷也。”
* 八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