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 (1059个)

821

始终

成语拼音:
shǐ zhōng yī guàn
成语解释:
自始至终都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国不但应当和中国人民的始终贯的良友苏联相联合,而且应当按照可能,……”
822

同出

成语拼音:
tóng chū yī zhé
成语解释: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样。
成语出处:
823

天各

成语拼音:
tiān gè yī fāng
成语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边。形容离别后各居地;相距遥远。
成语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方。”
824

团结

成语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语解释:
保持致,行动起来像个人,指站在起并且互相支持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致,共同赴敌。”
825

痛快

成语拼音:
tòng ku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
只顾任情尽兴而为,不考虑后果
成语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时,乱打顿,所能奏效的。”
826

同然

成语拼音:
tóng rán yī cí
成语解释: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样。
成语出处: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辞。”
827

天生

成语拼音:
tiān shēng yī duì
成语解释:
指生来就注定为
成语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对也,便是嫣素也觉风光。”
828

天下老鸹般黑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样黑暗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般黑,岂有两样的?’”
829

天下为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éi yī
成语解释:
:统。指国家统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
830

万不

成语拼音:
wàn bù yī shī
成语解释: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
831

未成

成语拼音:
wèi chéng yī kuì
成语解释:
犹功亏篑。比喻功败垂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篑,止,吾止也。”
832

万代

成语拼音:
wàn d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
时:时机。万世才有这么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成语出处:
《梁书·陈伯之传》:“三仓无米,东境饥流,此万代时也,机不可失。”
833

万口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语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致。
成语出处:
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辞。”
834

万口

成语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语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致。
成语出处: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谈,皆欲食伦之肉。”
835

万无失

成语拼音:
wàn wú shī yī
成语解释: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也。”
836

无二

成语拼音:
wéi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
只有这个,没有第二个。形容唯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九回:“这件事儿,说也话长,真是江苏省内唯无二的新闻。”
837

知二

成语拼音:
wén yī zhī èr
成语解释:
听到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以知十,赐也闻以知二。”
838

万众

成语拼音:
wàn zhòng yī xīn
成语解释:
千万人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致。
成语出处:
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心。”
839

小菜

成语拼音:
xiǎo cài yī dié
成语解释: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成语出处:
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仅是小菜碟、猴毛撮。”
840

遐迩

成语拼音:
xiá ěr yī tǐ
成语解释:
谓远近犹如个整体。形容协调统
成语出处: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 一开头